9月1日,泉港區南埔鎮聯防隊隊員在岸邊接船,確?;輲Z島學生安全上岸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新華社福州9月1日電 題:海島學生“上岸”開學記
新華社記者鄧倩倩、周義
當第一縷陽光越過島嶼,灑向海面,海島學生們陸續聚集到惠嶼碼頭。岸邊人頭攢動,背著書包的孩子、提著行李的家長,等待最早班渡輪。
1.28海里,是泉州最北端的惠嶼島與陸地的距離,也是惠嶼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。
惠嶼是福建省泉州市唯一的海島行政村,403戶村民以肖姓為主。曾經,島上交通不便,長年缺水缺電。2009年,由于生源稀少、辦學條件不佳,當地唯一的小學被撤點并校,惠嶼島的孩子們從此走上了乘船到對岸的南埔鎮求學路。
9月1日,又是一個孕育希望的新起點。
今年7歲的肖晟佑將離家去上小學,第一次寄宿在校,每周五天。在幼年離開父母是惠嶼孩子求學的常態。
家住海島地勢最高的一處房子,這天早上,肖龍蘭母子提早從山頂沿著陡峭的石階拾級而下,前往碼頭匯合。一些高年級的孩子則獨立一人帶著行李上路。
6點50分,??吭诎哆叺摹盎輲Z號”渡輪開始低鳴?!?,2,3……13個小朋友,準備登船啦,大家排好隊,注意腳下?!鳖I隊是來自惠嶼島的肖月霞和連彩紅兩名生活老師。
“一開始是為了能陪伴自己孩子上學,后來想繼續照顧村里的孩子,也能讓他們的父母更放心?!?2年來,連彩紅每周都跟隨著孩子們到學校,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,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學生。
新學期上六年級的肖昶清談起這段別樣的上學路時說:“每周往返途中聽船員說說最近海上發生的事,吹著海風很舒服,有時候浪潮澎湃很刺激?!?/p>
過去,渡海用舢板木船,若碰到大風大浪,難免耽誤孩子上學。隨著海島條件的改善,2010年,第一艘標準化鋼質渡輪投入使用,并配備了導航儀和雷達等設備,確保學生上學途中的安全。
每逢開學季,惠嶼島學生的“開學第一課”是從船上開始。
高年級的孩子對海事人員并不陌生。十多分鐘的航行路程中,海事人員會教授乘船安全、水上求生救助常識,演示穿戴救生衣、救生圈的方法。從駕駛室的構造到救生筏的使用,海島孩子從小耳濡目染。
上岸后,接駁的公交車已在碼頭等候多時。通往學校的路段,經過擁擠的菜市場、小巷口,南埔鎮為此組織聯防隊員騎摩托在前開路,每周風雨無阻。上學路在多方力量的護航下更加暢通。
8點左右,惠嶼島的學生們安全抵達泉港區第三實驗小學,安頓好后開始上課。
“并校后,每年都有五六十個惠嶼島學生就讀,除專門的宿舍外,學校還聘請語文和數學兩位科任老師進行課后作業輔導?!比蹍^第三實驗小學校長林悅慶說,學生們淳樸且獨立,這就需要老師們給予更多關愛。
這是惠嶼島孩子走向外面世界的第一步。
9月1日,惠嶼島的學生帶著行李前往碼頭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9月1日,泉港海事處的工作人員護送惠嶼島學生上船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9月1日,泉港海事處的工作人員向惠嶼島學生展示救生衣。每逢開學,海事局工作人員都會為孩子們帶來關于乘船安全和水上救護知識的“開學第一課”?!⌒氯A社發(周義 攝)
9月1日,惠嶼島學生在學校宿舍外放置洗漱用品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9月1日,惠嶼島學生乘坐專車來到泉港區第三實驗小學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這是一張拼版照片,上圖:8月31日,惠嶼島的六年級學生肖恩俊和家人一起收拾行李;左下:六年級學生肖昶清和媽媽收拾行李;右下:一年級學生肖晟佑和媽媽收拾行李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9月1日,惠嶼島學生在學校宿舍內放置行李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9月1日,惠嶼島學生和家人一起在碼頭上等待乘船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9月1日,泉港海事處的工作人員向惠嶼島學生介紹救生圈的使用。每逢開學,海事局工作人員都會為孩子們帶來關于乘船安全和水上救護知識的“開學第一課”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
這是一張拼版照片,上圖為2009年惠嶼島安排接送孩子上學的木質輪渡(8月31日攝);下圖為2021年惠嶼島安排接送孩子上學的鋼質渡輪(9月1日攝)。新華社發(周義 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