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網福州6月26日電(劉豐)2020年以來,全省法院一審新收毒品犯罪案件2145件,審結1850件,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罪犯2950人,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、無期徒刑直至死刑664人,重刑率達22.51%,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4個百分點。
在第34個“6·26”國際禁毒日前夕,福建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,通報一年來全省法院打擊毒品犯罪的新成效。
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吳鐘夏介紹,從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情況看,毒品犯罪案件總數下降趨勢明顯。2020年全省法院一審受理毒品犯罪案件數同比下降29.17%,2021年1—5月同比再下降18.97%。從近五年的數據看,案件數量年均降幅為17.28%。但近五年來毒品犯罪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平均占比仍達7%左右。
目前制販毒犯罪中涉及共同犯罪的案件占比達到56.76%,平均每個案件涉案人數達到3.7人。在制、運、販“一條龍”的毒品犯罪模式中,上下層級關系復雜,幕后人員往往一有風吹草動即銷聲匿跡,從根拔起制販毒團伙的難度加大。
吳鐘夏還介紹,從毒品犯罪主體情況看,涉案人員仍以中青年男性為主,多為無業人員,文化程度不高,利用孕婦參與毒品犯罪的仍占有一定比例。近年來青少年涉毒人員比例有所下降,同時組織、利用、教唆未成年人實施毒品犯罪的情況有所減少。2020年至2021年5月,25歲以下青少年涉毒犯罪同比下降31.6%,但在全部涉毒犯罪被告人中所占比例達11.36%,青少年涉毒問題仍應引起重視。
此外,福建法院審結的毒品犯罪案件中,涉甲基苯丙胺、氯胺酮案件占比達80%左右,其中“搖頭丸”、“神仙水”、甲卡西酮等混合毒品、新型毒品時有出現,一案涉及兩種以上毒品的案件增多,涉案毒品種類多樣化的趨勢較為明顯。值得關注的是,一些成分較為復雜的新精神活性物質毒品案件開始增多,這類毒品具有善偽裝、易取得、難管控的特點,對社會大眾,特別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形成較大的威脅。